1984年7月,阿尔贝里和安东尼两个意大利人来到了中国,此行,他们并不是寻着先人马可波罗的足迹来寻访中国的名山大川的,他们的身上肩负着重任———传播(地)掷球运动,前者是场地专家,后者则是训练专家。就这样,(地)掷球在中国大地上生了根。
小成员 大家族 因为它那掷地无声的滚动,怦然心跳的撞击和一次次奇妙的变换,小小的(地)掷球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眼球。至今,它已经成功地“掷”遍了我国的20多个省市,有的省市已将其列入省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。(地)掷球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,不仅发了芽还结了果。1992年,仅开展了7、8年的中国(地)掷球就在首届世界杯赛上获得了冠军,这也是我国夺得的第一个(地)掷球世界冠军,这一掷震惊了国际地坛。 我们更兴奋于(地)掷球这个家族的不断壮大。最开始的(地)掷球只包括塑质地掷球和金属地掷球两大流派,随着运动方法、规则的不断发展和演变,又有三个成员加入了进来:小金属地掷球、草地滚球和桌掷球(沙狐球)。现在,这个家族又添了新丁———指弹球。6个成员各有特点,各有所长。 塑质地掷球:多彩的颜色是它的象征,充满激情而又朝气蓬勃。它的参与者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,还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。其对抗性较强,故备受青年人的喜爱。 金属地掷球:技术与素质相结合的最佳产物。目前的金属地掷球包含了连续抛击,准确抛击及对抗性比赛。连续抛击能锻炼人的毅力;准确抛击培养你集中注意力和身体协调能力。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充满信心,那么你不妨试试这个项目。 小金属地掷球:修身养性的首选,不但活动量小而且趣味十足。老年人活动筋骨又不费体力,儿童健身又不失趣味性,中青年人不失雅观而又锻炼了心理素质。 草地滚球:被称为“绅士淑女球”,不管是练习还是比赛都非常注重礼貌和仪态。它能让你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打上几局,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。草地滚球讲究“攻防战”,当己方占据优势时,便要坚守阵地,不容对手攻破;当己队失利时便要强攻,夺回失地。 桌掷球:当它来到中国时,我们给它起了一个更为贴切的名字———沙狐球。这小小的沙狐精灵,带给你的是时喜时忧,时遗憾时懊恼的情绪变化;带给你的是无限的希望和遐想,那定乾坤的最后一个球,正是希望所在,它可能使你功亏一篑,也可能使你反败为胜。玩的就是一种心跳,一种心情。 指弹球:世界上最小的球类运动。虽然它是这个家族中的新成员,但我们对它并不陌生。儿时我们亲切地叫它“弹球”,让它们偷偷地在衣兜里叮当作响。背着父母老师,和小伙伴们趴在地上弹过来弹过去,玩的不亦乐乎。如今,它已经被大大方方地请上了桌面,而且立即吸引了一大批的玩家。
小项目 大精彩 由于(地)掷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简单,运动量不是很大,技术容易掌握,趣味性强,被人们称为“一看就懂,一学就会,一玩就上瘾”,并且寓健身于娱乐中,是“体育三下乡”最为容易开展的项目之一。 陕西西安,是中国(地)掷球运动的摇篮,是中国青少年(地)掷球运动员的主要培养基地,担负着向国家和各地区、企业、院校培养和输送(地)掷球专业人才的任务。这里,有运动生理、生化、力学、心理、统计等学科参与,为提高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,并且拥有着辉煌的战绩。在1997至2002年期间,西安体院包揽了全国(地)掷球青年锦标赛的全部男子项目冠军。他们共在国内、外比赛中夺得金牌23枚、银牌22枚、铜牌28枚,创亚洲纪录3人次、亚洲青年纪录2人次。至今,该队依然保持着金属地掷球的亚洲和全国纪录。 在山西广灵,他们从第一支由县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毽球队员组成的(地)掷球男队,在全国(地)掷球锦标赛24支队伍中仅获第23名,到现在,已有多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,2人曾夺全国单打冠军。多年来,广灵人也曾为了节约经费而在开赛前夕才到达赛地;也曾因经费缺乏无法入赛会,而在廉价的小旅店内栖身,但这些困难丝毫没能阻止他们对(地)掷球的挚爱。现在的他们对每年的比赛都充满着渴望,想在比赛中一展拳脚。 在河南鹤壁,有“中国(地)掷球之乡”美称的鹤壁人会骄傲而自豪地向你介绍:就是这小小的(地)掷球,使鹤壁人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全国乃至世界的冠军领奖台;就是这小小的(地)掷球,使鹤壁人一次又一次地冲出河南,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;就是这小小的(地)掷球,使国际友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鹤壁人民竖起大拇指:“中国,OK!鹤壁,OK!”
小体型 大沸腾 (地)掷球运动的“三下乡”在云南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云南省各地、州、市、县、乡镇都开展了该项活动。从政府机关到基层厂矿,从军营到院校,从省级老领导到离退休的干部职工,从教授到学生,从工人到农民,从80岁的老人到10几岁的孩童,参加者比比皆是。而且具有范围广、队伍多、队员多、赛事频、形式多等特点。小小的(地)掷球热热闹闹地沸腾在云岭大地上。 全省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省(地)掷球比赛,2003年参赛队伍遍布16个地、州、市的14个地区,共64支。昭通、大理、思茅、玉溪、临沧等地、州经常举行百队大赛。云南人民对(地)掷球这一运动项目乐此不疲,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年年有比赛,月月有活动,天天有练习。 耿马,一个与缅甸毗邻的少数民族县,55个球队每月都要举行一次比赛;景谷,思茅地区的少数民族县,参加(地)掷球运动的有400多人,曾组织过112个队参加县里的比赛;彝良,在一个河滩上围堰拦坝,开山凿石建起了两块球场,即使坝基被河水冲垮,不畏艰难地重新修好它,也要进行这项运动;寨后下村,丽江古城区的一个农民村寨,仅有93户人家324人的他们却在2003年承办了有64支男、女队伍,400多人参加的全省比赛,实属罕见;寨后上村,拥有一支七姐妹青年农民(地)掷球队,在2002年全国锦标赛上备受关注,还在央视中过了一把明星瘾…… 聪明的云南人走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(地)掷球运动发展路线———突出老年人(地)掷球的重点,让老年人去带动中青年(地)掷球运动的开展。这样,老少赛、混合赛、家庭赛、夫妻赛、祖孙赛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比赛出现了。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,但在拥有“聂耳之乡、云烟之乡、花灯之乡”美名的玉溪市,老年人却是(地)掷球运动的主力军。他们始终坚持着以康乐为主、重在参与、就地就近、自愿参加和小型多样、安全第一、友谊第一、康乐第一的原则。这里的老人们已经对(地)掷球着了迷。不仅队伍由小变大,由弱变强,而且在老年人(地)掷球比赛中成绩斐然。 最值得称道的是,在通海县九街镇六一村有一支世界上都罕见的小脚老奶“三寸金莲” (地)掷球队,年龄最大的86岁,最小也有63岁。多年来,她们积极参加全国、全省、地(市)、县等多层次的比赛,曾在全国(地)掷球邀请赛中一举夺得女子团体第三名。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3次,省级奖励16次,地(市)级奖励48次,县级奖励近百次。在她们的带动下,小脚老奶“金莲绝唱”队、小脚老奶“迪斯科队”先后成立,使得这个村子的百名小脚老奶们的文娱体育活动盛况空前,远近名扬,惊震八方。 还有更新鲜的,在1997年,一位老干部在70岁大寿之时,自己掏腰包,拿出了700多元钱邀请了13个队,举办了(地)掷球邀请赛,在玉溪市创下了先例。随后,又有一位退休干部张国胜在60岁生日时,出资1300元,邀请了22支老年(地)掷球队参加生日运动会。80多位老年朋友全部到场,在一片欢笑声中共祝老人生日快乐,健康长寿。 事实证明,这以老带新,普及(地)掷球运动的路是成功的,小小的(地)掷球在云南有了超过1万的拥趸者,招来友邦的惊诧、友邦的羡慕。他们的成绩更是激励其他省市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。相信,这小小的(地)掷球会掷出更广阔的天空来。
|